感覺, 正是從 [思想] 所引發出來的。
人對外來的資訊有三種感覺:好、不好、中性 [不好的感覺]例如:感到無力、沮喪、憤怒、怨恨和罪惡感… 欺侮,生活中充滿不幸和悲慘,歧視 去注意自己是不是生起這些惡心~~ 憤怒仇恨心 貪愛慾望心 恐懼焦慮心 憂傷懊悔心 冷漠絕望心 罪惡譴責心 羞愧恥辱心 ~~~~~~~~~~~~~~~~~~~~~~~~~~~~~~~~~~~~~~~~ 眾生有六大根本的煩惱,是六大惡心,就是這六種心魔,去遮蔽眾生本有的六大真如佛性.... 那些是: 1. 貪心 = 具大貪欲心之人, 不能守戒, 並講最多誹謗之人事物 2. 瞋心 = 具瞋心的人, 其痛苦心最大也最多 3. 愚癡心 = 像畜牲一般, 不能懂佛法, 也不願習佛法, 昏昏沉沉 4. 大傲慢心= 因為認為自己了不起, 所以不會向賢聖學習, 禮敬有功德的人, 自滿自足, 故不能積集功德, 也無法積集功德, 所以仇敵最多 5. 大妒忌心= 喜好陰謀, 見好見賢心不喜, 反而起嫉妒心, 心中不斷盤算謀算 6. 惡見 = 不正確的見解 身見 (我見), 邊見(執常執斷), 邪見(否認因果善惡), 見取見(固執自己的見解, 好與人互相鬥爭), 戒禁取見(認為持牛戒, 狗戒, 雞戒是生天證果之因, 將非因計因) ~~~~~~~~~~~~~~~~~~~~~~~~~~~~~~~~~~~~ 那麼此處眾生,還有以下十種大中惡心= 1) 不信心 (大惡心) = 不信因果報應之說, 毀謗聖賢, 因其心性中污穢不堪, 原因是來自其過去世墮落的業 2) 無慚心 (中惡心 ) = 因為沒有羞恥心, 僅管作了惡事, 仍然沒有修恥心, 不顧什麼自性賢善, 其心性不喜賢善, 將不斷的更加增長種種惡行出來 3) 無愧心 (中惡心) = 就算作了惡事, 也不怕人之議論和批評, 不管世間法之規範道德, 喜歡暴惡是其心性, 會生長惡的行為業出來, 於是什麼事都無所忌憚, 不仁不義, 寡廉鮮恥 4) 掉舉心 (大惡心) – 神魂不定心, 妄想紛飛, 不能寂靜此心, 遮障行捨及止 5) 不正知心 (大惡心) – 先因知見不正, 有邪見, 邪見增長, 對一切人事物有錯誤顛倒的見解緣故, 因此就造下不可數的毀犯罪業 6) 散亂心 (大惡心) – 心既分散, 擾亂, 流蕩, 遮障正定心, 因心先有惡慧邪見, 接著產生更多之散亂 7) 失念 (大惡心) – 失去正念, 邪念熾盛增長, 因心先有散亂心故, 後生更多之邪念 8)惛沉 (大惡心) – 神志昏昧, 什麼也無法作, 無法肩負任何事, 身不能輕安, 心不能進入觀察止觀中 9) 懈怠 (大惡心) – 不能精進去行善, 不能努力去斷惡, 因心性懶墮故, 其能障精進, 增加染污之罪業 10) 放逸 (大惡心) – 放蕩, 放縱, 貪安逸, 不能防止惡而修善, 其心性是浪蕩放縱, 此能障不放逸, 更多的增惡損善之罪業 ~~~~~~~~~~~~~~~~~~~~~~~~~~~~~~~~~~~~~~~~~~~~~~~~~~~~~~~~~ 此處眾生還有十個小惡心 1/ 忿怒心 = 生氣 2/ 懷恨心 = 懷恨在心 3/ 熱惱心 = 報復心 4/ 遮覆心 = 隱藏在心中 5/ 嫉妒心 = 6/ 慳吝心 = 7/ 誑心 = 誑惑他人之心 8/ 諂媚心 = 9/ 加害眾生心 = 10/ 憍慢心 = ~~~~~~~~~~~~~~~~~~~~~~~~~~~~~~~~~~~~~~~~~~~~~~~~~~~~~~~~~~~ 尚有四個游移不定,變來變去的心 悔= 後悔心. 眠= 睡眠心. 尋= 尋尋找找心. 伺= 等候 (伺機而動心) ***由心所出生出之惡心, 結論共計有= 6+20+4= 30個大中小不定之惡心 ~~~~~~~~~~~~~~~~~~~~~~~~~~~~~~~~~~~~~~~~~~~~~~~~~~~~~~~~~~~~~~~~~~~ 結論是這樣: 1. 欲修行的人, 應該要想辦法, 將這 貪/瞋/癡/慢/疑五毒, 從根本就去斷除之 2. 欲修法的人, 應該先調伏自心, 因為這五根本大惡心, 才是真正自己首要的敵人, 如果一昧的沉溺其中, 將敗壞自己, 害自己斷輪迴於此三界之中, 所以千萬不要放任它們不管, 這真正是對自己最危險的一件事. 3. 欲修行的人,應該要~~ 以強力 [法的醫藥], 去將自心已經成形, 如河流一般滾滾不斷的大中小惡心, 鼓起最大勇氣, 去和自己作戰,去善於調伏之,以戒律去守護自心,以智慧去超越 那如滾滾江河泛濫溢出的貪欲心, 不再為獲取短暫快樂, 讓自己一再沉迷在色欲中 那就是要忍耐,不看,不聽,不接觸,不談,不幻想,漸漸的就能超脫出來. 4. 應當以慈心, 愛心, 悲心, 去熄滅心中所起的瞋怒心 5. 應該要用妙觀察的智慧三昧火燄, 去驅除燃燒心中所起的無明黯鈍 6. 應該要用精進的鑿子, 去挖除,去夷平自心所起,如山高的傲慢心 7. 應該要穿著安寧忍辱的煖衣, 去抵擋那不斷吹著, 如颶風般的嫉妒心 ~~~~~~~~~~~~~~~~~~~~~~~~~~~~~~~~~~~~~~~~~~~~~~~ 那些修密的,練中脈功的行者,若不去知道,學習上述這些,將在修行中,你就會見到自己, 激發出各種根本大中小惡心.... 再用身語意去造惡,於是,死後,就入三惡道或旁生去. 修行,就是修自心,而不是去向外看,看哪一個人才有資格教我,去學自己變得很厲害,具有神通, 事實上, 內心真正是想當王. 自己去反觀看看自心,這些所起的思想,不都是惡心嗎? 因為自己想當上位的傲慢心,於是,就開始無惡不作起來了. 因為這種傲慢心,與佛心不相應,既然與佛心不相應,自然不會成就,因為佛菩薩不會賜給這種人成就. 本尊法想修成就,先前就要先與天上師相應. 本尊法想修成就,最後要本尊,與自己相融合一,賜予成就. 一個學習者,應先學習洗滌自心內的那桶毒水,再去倒入如牛奶般之甘露. 這也是灌頂之意. 低的越低的頭,將來成就也就越大. 想我當初向上師求法時,在地上爬進上師的房間,頭瞌在地板上,親吻上師的雙足,雙手, 雙手捧著師手,以眉心觸師之手,低頭謙卑的求法. 雖然沒有求到真正要訣的法,但,我仍舊心懷感恩. 雖然如此,終能接到心要之法,因為,佛菩薩都在看. 即使求不到人來給予要法,諸佛也會派來真明師來教授己, 或最後,讓諸佛菩薩成為自己的上師 ! 教過我,真正成就要訣的人,我便視之為師,願親奉照顧師一生. 而不是,師講一句不順耳的話,便言:此人無資格教我,於是,棄師而去. 此等傲慢心,走到哪,也都不相應,因為,從昔以來,諸佛都從安忍中求法,將法頂戴在頭上的. 小龍女
等等
驕傲輕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