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8-7-29 06:54 AM ogoilm406


在未來十年裏,人類即將毀滅

這是新的暖化資料,地球暖化的嚴重性遠遠超出原來的想像,這已經不是北極熊和企鵝的問題了。
如今地球溫度提高攝氏一度已經無法阻止。但如果無法守住二度的關卡,人類很可能因此毀滅。氣溫只升個二度有這麼嚴重嗎?沒錯,事情就是這麼嚴重!
增加二度之後,森林與土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會升高,和各方面的因素,將造成全球暖化作用不可控制。當氣溫升高二度之後,人類將很難阻止氣溫升高三度。阻止地球溫度從一度升到三度,可以說是人類最後的機會。


增加三度之後,海洋會吸收較少的二氧化碳,讓更多的碳留在大氣層之中,加強全球暖化。植被與土壤將不再吸收二氧化碳,而是釋出它。儲存在全球土地中的碳會被釋於出來,約是一萬六千億噸,是現在大氣層中碳含量的兩倍以上。
在氣溫增加三度以上的世界裏,亞馬遜雨林系統已經崩潰全球碳循環已經逆轉。任何企圖將氣溫的升高停止於攝氏四度將不再可能實現。如果我們達到三度了,那麼世界將無可避免地再升溫至四度,然後一定會再上推五度。
增加四度之後,永凍土解凍,土壤將會再釋出大約五千億噸的碳。避免全球氣溫升高五度的機會:幾乎沒有。


 


增加五度之後,海底下的海床釋出的甲烷將進一步加速暖化,幾乎沒有辦法


阻止升高到六度。增加六度之後,人類將面臨最後的審判,GAME OVER
人類必需在未來十年裏,讓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減低百分之六十,不然人類即將要毀滅。每個人都必需做好減碳節能,並努力傳播相關知識,否則人類的歷史很可能在十年後就即將結束。

BBC
在去年底,早就由大衛艾騰堡製作了兩集的節目,模擬全球暖化後,英國要如何因應。反觀台灣的電視節目,算命節目充斥,不知道台灣的算命大師們是否可以用塔羅牌、風水、星座等,預言到我們人類的生存?全球暖化的議題,勢必會改變國際政治與社會,而整個台灣的社會、經濟與發展、與政治的方向亦將會不得不因此改變。
增加攝氏一度

地表的氣溫只增加一度,人類的肌膚幾乎感覺不出來,但全地表的平均氣溫增加一度,將意謂著氣候的巨大變化。
美國西部將會再度遭遇常年的乾旱,其程度將會比1930年代更糟。特別在內布拉斯加將會再度出現沙漠,還有蒙大拿、懷俄明、與亞歷桑那、北德克薩斯、與奧克拉荷馬州都會出現。塵土與沙暴將會吹過前草原區、農場、道路以及整個城鎮都會被覆蓋,並將白天變成黑夜。對美國已經夠糟的事情,對於靠近赤道的貧窮國家則將更慘。
2005
夏天所曾發生的事件:「一條河川支流水位降得過低,以致於數十英哩裸露在空氣中的河岸完全乾涸,變成沙丘,風吹揚起厚厚的沙塵暴。村民絕望地探向河裏,只見到熾熱的泥巴,而不是潺潺流水;政府不得不出動軍隊把食水帶到河流上游的部落裏--用的是直昇機,因為這條河的水位太低不足以行船。」這條河流,可不是英國塞瑟克斯郡名不見經傳的小溪,而是亞馬遜河。
而當熱帶地區在災難邊緣徘徊之際,北極則早就走上不歸路了。永久凍土正在解凍為泥巴與湖水,建築物、道路、管線下的土地正在崩潰,整個區域都極不穩定。阿拉斯加的房子變成危樓,因為土地開始解凍。
而海洋中的暖化速度更快。「白雪覆蓋的冰反射了百分之八十的陽光熱能,顏色較深的海洋則會吸引95%的輻射能。換言之,一旦海冰開始融化,整個過程就會開始不斷反饋加強。短短一年之中,所謂的永恆冰山就消失七十二萬平方公裡,證明了地球變化的快速。如果你曾經好奇,地球走上滅亡的不歸路時期感覺起來如何,那就是現在。」
山岳也開始崩裂。在阿爾卑斯山區,高於三千公尺的地區乃由永恆的凍土來維持其穩定。凝結凍土的水份開始融化時,造成巖石鬆動下滑。山下的城鎮與村落都有危險,有些市鎮,像是瑞士東部的龐特裡希納(Pontresina),已經開始建築城垣工事來阻擋石塊。

低窪的珊瑚礁所構成國家,像馬爾地夫,最好做好被被淹沒的準備,因為海平面開始上升;而大陸的海岸--特別是美國東岸、墨西哥灣、加勒比海與太平洋島嶼以及孟加拉灣--將會面臨越來越強的颱風,因為海水溫度升高的關係。2005年襲擊紐奧良的颶風卡崔娜,加上地震與洪水的衝擊,所預言的是未來海上颱風的規模。

阻止方法只有在未來十年裏,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減低百分之六十才能達成
歐洲人因熱浪而死;森林發生大火;壓力下的植物不再吸收二氧化碳,而是釋放它;地球上有三分之一的物種面臨死亡的威脅。





所謂的熱浪都將會是沙哈拉沙漠一樣的熱度。即使在平常的年度裏,人們都會因為熱衰竭而死亡。「當體溫上升到四十一度,體內熱調節的系統就會開始崩潰,不再排汗、呼吸變得淺而急促、脈搏加快、而中暑者可能會休克。除非採取緊急措施為人體降溫,大腦將會缺氧,重要的人體器官會衰竭,此時除非加強急救,否則就離死亡不遠了。」
2003年夏天,一波熱浪大概帶走歐洲兩萬兩千到三萬五千條人命。那一年農夫損失了價值一百二十億美金的作物,單單葡萄牙一國,就得忍受價值一百二十億美金的森林大火損失。義大利的波河、德國的萊茵河、法國的羅爾河,水量都縮減到歷史新低。平底船隨處四散,灌溉與發電的水量都不夠。

2003年的熱浪讓全歐洲的植物生長減緩,然後完全停止。植物不再吸收二氧化碳,反而開始吐出它。當時歐洲的植物吐出了大約五十萬噸的碳化合物到大氣層之中,大約是全球排放量的十二分之一。這是一種極為重要的正向回饋,因為它代表了一旦溫度升高,森林與土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會升高。如果這種根基在土地的排放量長期不消減,全球暖化的作用就不可控制了。


在增溫兩度的世界裏,沒有人會再想到地中海去度假了。「北歐人不會再想到地中海去了,反而是南歐人在沙哈拉級的熱浪來襲之際,競相逃到北歐來。」各地的人都會慎重考慮要不要搬到海邊去。
格陵蘭整個冰層將會融化殆盡。邁阿密會消失,曼哈頓的大部份也會消失。倫敦中心將會淹水。泰國的曼谷、印度的孟買、中國的上海都會失去大部份的土地。整體而言,一半的人類必須搬到更高的地方去。
不只是沿海的聚落遭殃。就在山上的冰河融化之際,人類將會失去他們的水源。整個印度次大陸都會面臨生存危機。「除了峰頂的一丁點地方之外,高山冰河的融化,代表了雪水不再能源源不絕供應數億人民賴以維生的大河了。其結果就是水源短缺,饑荒綿延,整個地區都會動亂。而這一次災難的地理中心將不再是印度、尼泊爾、或者孟加拉,而是擁有核子武器的巴基斯坦。」
每個地方的生態系統將會崩盤,物種不是展開大遷徙就是彼此不再和諧共存。到了地球溫度上升兩度之際,地球上的物種大約會有三分之一以上面臨滅絕的壓力。
如果氣溫已升高兩度,避免全球氣溫升高三度的機會:很低
從植被與土壤釋出的二氧化碳將加速全球暖化;亞馬遜森林死亡;超級颱風將肆虐沿海的城市;非洲發生大饑荒。首先是數百萬人,然後是數十億人,將會開始面臨生存的問題。
北半球的陸地上沒有任何冰河(連北極都有樹木生長),而海平面的高度比現今高二十五公尺。在這樣的熱度之中,亞馬遜森林的死亡與格陵蘭的融化將是無可避免的。
較溫暖的海洋,會吸收較少的二氧化碳,讓更多的碳留在大氣層之中,並且加強全球暖化。在陸地上,事情將會更糟,因為大量的碳原素儲存在土壤中,存在於尚未完全腐爛分解的植物屍體裏。一般接受的估計是,土壤的碳儲量大約是一萬六千億噸(1.6乘十的十二次方),是現在大氣層中碳含量的兩倍以上。而當土壤暖化後,細菌將會加速分解這些儲存的碳,釋放到大氣之中。」
植被與土壤將不再吸收二氧化碳,而是釋出它。而這麼多的碳元素進入大氣層後,再把全球的溫度上推1.5C。碳循環的回饋作用,將會把地球帶入無法控制的溫室效應之中。
亞馬遜雨林雖然只有七百萬平方公裡的面積,卻製造全球百分之十的光合作用。而屆時乾旱與高溫將會癱瘓整個雨林,而森林大火會終結它。
從溫暖的海洋產生的、新的「超級颶風」會完全摧毀休士頓,而澳洲將成為極度危險、致人於死的所在。「農業以及食物生產將會走向不可逆轉的衰退道路。鹽水慢慢出現在已經生病的河流裏、並入侵地下水層。更高的氣溫也意謂著更大程度的蒸發,進一步讓植被枯死、土壤乾裂、水庫水位進一步降低。」在各國的首都,每年的熱浪會殺死八千到一萬五千名老年人。
非洲、中美洲亦是相同,數億的人將面臨沒有東西吃的問題(穀物的生產量,在三十度C以上,每增加一度C,就減產10%,而到溫度上到四十度C時,產量為零),食物救濟也將成為不可得的事。
就在洛磯山脈山頂不再有冰雪覆蓋時,美西的大城與農場將失去水源供應,而乾燥的森林與草原只要有一點星星之火,立刻會付諸一炬同時印度次大陸將會飛沙走石,塵沙處處。
就在土地燃燒的時候,海平面會繼續上升。即使是遵照最樂觀保守的估計,屆80%的北極海域上的冰山都會消失,而剩下的也會很快融化紐約市會浸在水裏。全球各地,快要餓死的人們四處遊盪。
如果氣溫己升高為三度,並因此引發了北極圈永久凍土解凍,避免全球氣溫升高四度的機會:很低
永久凍土解凍的雪水將會讓全球暖化無法停止;英國的大部份地區因為嚴重淹水無法住人;地中海區將被人類完全放棄,並且北逃至「已經很擁擠的巴爾幹半島、斯堪地那維亞、不列顛島。」而不列顛島也將產生自己的問題,泛濫平原會常常淹水,而人們必須撤離高危險的地區。
此時的難民將會包括那些從沿海逃到內部來的人--特別是當颱風來襲之際,人數將高達百萬以上。在這種溫度範圍下,南北極都會融解,造成海平面最後升高的五十公尺的結果。英國的國土將會大量縮減成一系列的小島,牛津將會位於其中一個小島的海岸上。
中國的農業生產將會全面崩盤,對於全球的人類而言,饑荒將成為日常的威脅;但饑荒不會是唯一的性命之憂。
夏季會變得更長,而不斷高升的溫度將森林變成木炭、城市變成炙熱的停屍間。倫敦週圍的郡縣,高溫可高達45C大旱讓英格蘭東南部變成缺水區,農民與城市居民爭奪河流與水庫裏日益減少的水資源。
而最危險的回饋機制會在此時啟動--永久凍土permafrost)大解凍。科學家們相信,北極圈的解凍的土壤將會再釋出大約五千億噸的碳,然而卻尚未有人把這個數字加到全球暖化的氣候模型中。屆時地球平均溫度會再上升一度?兩度?三度?溫度計的指標看起來極度不妙。
如果氣溫己升高四度,而海床又釋出受困的甲烷的話。避免全球氣溫升高五度的機會:幾乎沒有
我們現在看著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地球。海底下的海床釋出的甲烷將進一步加速暖化;南北極的冰完全融化,冰山完全從南北極消失,雨林已經燒光、變成沙漠;乾燥與沒有生命跡象的阿爾卑斯山,看起來與北非的阿特拉斯山很像。升高的海平面入侵大陸的深處。
在這個氣溫升高五度的世界裏,全球化將會崩潰成比較像鎖國主義(parochialism)的東西。消費者買不到任何物品,因為製造業沒有東西可以販賣。人類為了尋找食物開始大遷徙,並試圖過著動物一樣的生活。
既然難民不可能乞援國際援助,他們可能會以武力強行進入地球上僅存適宜居住的地方,並且以戰爭的方式來求得生存。饑民們會殺死、吃掉任何移動的東西。
如果氣溫己升高至五度,屆時所有的回饋作用將失去控制。避免全球氣溫升高六度的機會:零
地球上的生物將會在超級暴風雨、洪水、硫化氫氣體、以及甲烷火球帶著原子彈般的力量流竄地表時,完全滅絕;唯一能存活的只有黴菌。
近這個狀態的,將是兩億五千萬年前的二疊紀(Permian)末期,當時全球的平均溫度比起現在,對,就是高六度,而當時有95%的物種滅絕。在陸地上,當時唯一可以生存的生物只有死掉的樹木上的地衣等黴菌。而海裏面,則完全沒有生物了。
熱水會擴張體積(熱脹冷縮作用),海平面將高升至二十公尺。」結果造成襲擊陸地的「超級颶風」,將會讓陸地大淹水,而導致沒有物種可以生存。


在海底,還有另外一個怪物在攪動-那就是甲烷水合物。溫水將本來困在海床上的氣體釋放出來,就好像很快打開汽水的瓶蓋,汽水會冒出來一樣。這些氣泡會讓這個水包更有浮力,更快往海面上移動,達到爆炸的力量時,它會把週圍的水分子全部帶過來。到了水面上,氣體一衝到大氣層中,水被噴到數百公尺之高,其震波往四面八方擴散,在附近引起更多爆炸。





這些爆炸不僅僅只是另外一個正向回饋效用,再度加快全球暖化的速度而已。甲烷不像二氧化碳,它是可燃的。閃電或其它小火花就會讓這種混合物燃燒起來,讓一團團火球劃過天空中燃燒起來。
其效果很接近美軍與俄軍所使用的油氣彈,然而這種策略性的武器,比起海底爆炸所形成的甲烷氣體雲,根本就是小兒科。科學家估計,這些雲可以「完全摧毀陸地上的生物。」(兩億五千一百萬年前,只有一種大型的陸生動物,一種長得像豬的水龍獸(lystrosaurus)存活了下來)。還有科學家認為未來在海上的大爆炸,有可能會釋出相當於[1014次方]噸的能量--大約是全球核能武器儲藏量的十萬倍以上。海上甲烷氣雲的爆炸可能會一下次就把數十億的人口殺死--也許只要幾天。



然後,從已經停滯缺氧的海洋上再溢出來的是硫化氫。「這種氣體是一種無聲的殺手:想像1984年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爾引起的毒氣洩漏事件,將在沿海聚落重演,然後再飄到大陸內地的情景。在此同時,在地球臭氧層受到攻擊的時候,我們會覺得陽光曬傷我們的皮膚,並且引起細胞變異,地球上屆時僅存的人類都將面臨癌症的威脅。


但丁的地獄就是審判的地方,人類為了他們所犯的罪接受處罰。然而隨著所有剩下來的森林正在燃燒,家畜與野生動物的屍體在每個大陸上堆積如山,這個六度的世界將是一個為了人類燃燒石化原料這種小罪,而做出嚴厲懲罰的地方。」

http://k-review.com.tw/2007/08/01/572/
http://rosaceae.ti-da.net/e1409331.html
http://rosaceae.ti-da.net/e1410676.html
http://rosaceae.ti-da.net/e1412082.html
http://rosaceae.ti-da.net/e1414613.html
http://rosaceae.ti-da.net/e1415923.html
http://rosaceae.ti-da.net/e141715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龍女(妙音) 的頭像
    小龍女(妙音)

    佛陀世界(1)

    小龍女(妙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