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罵意經(4)


14.人所作善惡。有四神知之。


一者地神知之。


二者天神知之。


三者傍人知之。


四者自意知之。


 


白譯=


人作善作惡, 會有四個神知道


1)      地神會知道


2)      天神會知道


3)      非人會知道


4)      自己內心中的意識會知道


<: 所以, 絕對不會不知不覺,說是無人知曉的 >


…………………………………………………………………


15.有三因緣固道。


一者行。


二者受。


三者殃。


作惡事是為行。已生是為受。已受為殃。


 


白譯=


有三種因緣, 是固定不變的道理


1)      去做它


2)      將來要去承受報應


3)      受災殃


作惡事時, 當行為去做出, 真正做出了, 因緣種下去了, 將來必定會有所感召;


而所將承受的, 是受到了殃報


………………………………………………………………………………..


 


16.有五屠家子。暮歸便念道。後壽終於惡道中。暮夜以五樂樂之至明。復以五毒治之. 有二輩。人受佛語。謂已黠人亦癡人。是為二輩。三事不可見。


譬如持戒。諸惡不可見道人傳經已。


 


白譯=


屠夫家有五個兒子, 白天出門去殺生, 晚上回家後便念道修行. 後命終時, 仍舊要墮入於惡道之中. (白天造罪, 晚上修道; 邊修道, 仍不離造作罪孽 )


 


有人一到了夜晚開始, 就開始昇歌作樂飲酒玩樂直到天亮. 天亮了, 玩夠了, 再回來對治五毒. (晚上造惡, 白天修道; 邊修道, 邊造惡)


 


上面講的這二種人, 來學習佛陀給予的教悔, 可以說他們已是聰明人了, 知道要修道; 但同時也是個愚癡人. 因為. 這些人不知, 學道之人, 有三件事從此不可再做.


即造作身語意三惡.  好比持戒一樣. 從此絕對不可以再造惡的, 而不是邊造惡, 邊修道.


………………………………………………………………………………


17. 行道有四受福。


一者行道一心。無所食飲。得受人禮。


二者素貧窮無所有。得受人禮。


三者居自有足。不得受人禮。


四者人身行道。乍食取足,不得多受. 人語應經法當受。不應莫受。


 


白譯=


行道, 會得到四種福報.


1)      如果人可以一心行道, 專注一心認真到不吃不喝, 像這樣, 利根者在三天七天之中即能獲得小通大通成就, 此人他心無旁鶩, 沒有貪愛心令他心煩意動念著情愛慾樂; 此人無有瞋心來令他怨恨心起擾亂修行; 此人無有癡心, 想拋棄修行去玩樂貪戀世俗; 此人無有慢心, 知道自己未能成道; 此人無有疑心, 深信諸佛信心不動.  此人是有智慧之人, 能專注一心的行道, 故此行者是受得起他人敬禮的


2)      如果修到一貧如洗, 同樣的, 也受得起人對之敬禮.  因為, 他即使修行關係, 而沒有去工作賺錢, 卻仍舊自在的行道修行, 就非同小可, 此人他無有名利名譽心, 一心念念在道上, 即使他一貧如洗, 甚至沒有飯吃, 他仍不改其修行的志向及心願, 而不會去等說, 等我有錢再修道, 等我有閒再修道, 此人他無所等, 立即當下的修行, 此人是貴不可當, 足以受他人頂禮.  


3)      但若行道人本身起居生活,是很充足的, 他是不得受人敬禮的. 因為, 其人他邊修行邊賺錢或邊收供養,仍將俗事當佛事, 穿著金裟, 吃著珍味, 過著眾多富足生活, 便言: 修道人何必苦修呢? 富足也可以修得很好.   若此人收受供養, 而不將供養分做幾分,此人就不能受人禮.  如佛所言: 行道人, 當 一先行佛行事業,  二造塔寺, 三施貧人.  此是為報佛菩薩金剛恩.    又收供養金須先一份供上師, 一份給中心, 一份自己做修行用, 或一部份可施同伴.  若全部自己享用, 則不如法.   但自己所用部份, 應當足以成道資糧, 若因施去過度, 則影響自己法之成道, 則不行的.  


若將一切富足當做己樂, 且無法從俗行中獲得解脫, 又如何去教導他人從中解脫, 因為, 其人將法當做學問在談, 而無法起而行.  故如何受他人頂禮呢?


4)      行道人, 吃一點就足夠矣, 不可多吃多受他人之供養. 之後, 講經說法給施主聽, 否則就不應接受信眾的供養.   無法消化施主的供養, 當以講經說法, 開示施主,令他獲益. 使接受其供養.  此才是如法的.  若常大吃大喝, 收受各種供養, 坐擁洋房賓士車, 過的很富足, 吃的很飽, 此人沒有三摩地禪定功夫時, 他如何能受人之禮呢 ? 


若不講佛法來施給施主, 此人拿什麼來回報給施主呢 ? 


………………………………………………………………………….


18.聞經亦爾。為人說經。雖亂人意無有罪。何以故。


本說經時。不欲亂人意。說經雖亂人意。譬如食毒當死。因教服止毒藥。便不復死。佛經譬如止毒藥。


 


白譯=


聽經也是一樣. 為人講經說法, 雖然會亂人之心意, 但這是無罪的. 怎麼說呢?


因為, 講經人之本意, 其出發心並非要去擾亂他人之心意的. 


說經講法雖會亂人心意, 但是, 就像有人已吃了毒藥, 而他一定會死的,


此說經人, 就像教已服毒人去吃解毒劑一樣, 是為了救他的命, 令其不死.


說經人之本心意是為了救人之命, 故雖亂人心意, 但為無罪.


佛經就像止毒藥一樣, 讓眾生服用, 眾生就能獲救 !


 


 


(白譯)佛說罵意經No.732(經集部T17)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2006小龍女整編白譯 (若有譯錯, 請大德指點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龍女(妙音) 的頭像
    小龍女(妙音)

    佛陀世界(1)

    小龍女(妙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