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些藍白黃褐的種籽,另一些實驗證明則又有不同報告結果.
即食用含罌粟種籽 ( Poppy Seeds) 的食物,尿中及血中含有毒嗎啡是正確無誤的.
實驗裡的人,被控制為五人,每個人都在相同的體重範圍內. 平日不服用任何藥物及毒品.
讓他們吃了灑有罌粟種籽的麵包,每個麵包的種籽含量大約有30g, 大約吃了四個後. 2小時內檢驗他們的血液及尿液,發現五人的血尿中,含有嗎啡成份是正面無誤的. 每個人的含量都很高,高於法定的100單位,甚至有一人將近2100單位.
其中二人,更有明顯的中毒嗎啡反應,像服用鴉片一樣,開始昏迷及啫睡. 其中一人更顯然失去了能力,其它三人則沒有任何明顯藥物反應.
但是,尿中嗎啡成份的集中含量,界於147-1300單位之間,都超過了法定門檻100 ng/ml 的限制. 而可待因的含量,也被發現含有嗎啡的 5%左右. 含量最高的這個人,便顯然有中毒的反應出現.
這些廣泛不同的嗎啡及可待因在血尿中的含量,有很大的變動及差異,那要看如何食物及種籽的來源不同而不同.
根據統計報告,全球來自西班牙的嗎啡含量最高,其次是澳洲及歐洲,再者是印度及匈牙利. 但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有些來源不明,不知由那個國家而來的,才是全球最高,但沒有人知道是那兒種的.
在分辨這些事時,有件事必須要考慮到. 因為收割的情形,決定了種籽是否含有毒物.
當人工成本低的地方,他們雇用勞工用手去割破那罌粟夾子,然後把種籽取出來. 雖然很小心,但是,一旦割破了夾子,乳汁便會流出來,而污染了種籽.
另一個更糟,在西方國家裡,多用機器去採收. 機器夾住夾子,用力一擠,把種籽擠出來的同時,也混出了鴉片的乳汁. 這相混的鴉片毒與種籽便同時被丟到水裡去潤一潤. 當然,水可以去掉將近50%的嗎啡,卻仍保留很多在種籽上面.
很明確的,收割的方法,決定了種籽是否含有毒.
另外,用尿與血液去檢驗食用者,與直接吸入的結果不同. 就好像芳香療法一樣,吸入法直接而有效地影響大腦的荷爾蒙及神經系統. 而食用芳草總是慢而不容易被發現它的效用.
這意思指,只用那二種方法的檢測是不夠的. 更何況有實驗只用了尿液,根本也不合信賴.
再進一步地檢驗頭髮的話,也許能有更多的證據來顯示證明呢.
Moeller, M, et al., 2004, Poppy seed consumption and toxicological analysis of blood and urine samples, ScienceDirect, Vol.143, 2-3, pp.183-186.
由這些實驗中給我們的警示:
人們吃了含罌粟種籽的食物後,沒有任何反應,不代表自身沒有中嗎啡毒. 因為每個人的抵抗力及肝的解毒能力不同. 有些體質本身已很弱的人,當然更承不起嗎啡的毒害. 此外,尿中沒有發現含有嗎啡或可待因,不代表也沒有中毒. 因為可能顯示在毛髮及血液當中.
許多廠商宣稱它們的種籽品質好,安全性高, 絶不含毒性. 這種宣稱是絶對不可信的. 因為採收的過程當中已證明,不管用什麼方法,種籽都會被污染. 因此,吃種籽的同時,也吃了鴉片. 人們應該要了解,世上有很多其它的香料及香草,對人們的益處,遠遠高於鴉片,而且香料調配得當,口味也會絶佳,因此根本毌需使用鴉片,不是嗎?
此外,毒物具有累積性. 這些實驗只使用很短的時間及次數便印證了毒性. 如果長期服用含鴉片的食物後,毒物的累積在體內,它所能造成的傷害很難讓人想像.
M 澳洲香料實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