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爾時, 大梵天王。承佛威神而白佛言=
1/世尊, 我常觀見誦持法門求成就者(那些誦持法門,想求成就的修行人)。
何為氣力衰弱? <為什麼氣力這樣衰弱呢>
多饒眠睡。 <上座就想睡.一直惛沉.或 經常整天懶洋洋想睡覺>
不喫飲食, <就故意都不吃,想以不吃的方式來作修行 >
身首劣弱。 <覺得身體和頭感到很虛弱>
懈怠懶惰 <生起懈怠懶墮心 >
被病所惱。
多生瞋恚,
耽著色欲。 <白天修行,半夜就偷看色情片,或 思想色欲,想入非非>
於自觀處生非法想。 <對行觀法,心反而想,ㄟ,這種觀,是非法吧.腦袋不是應該是放空,不應該有任何想吧!!?? 這樣的行觀,是入魔吧?? > <因為不能了知行觀-目的是就是在淨化身心罪業定業 > <於迎請召請佛菩薩聖眾本尊,反認為是魔,對聖法反鄙視,腦袋一直處在空空處,不能升起四種殊勝菩提心 >
貪無厭足,
常懷疑心。
已獲微妙祕密之法,而不順行。廣求餘呪
(已獲得密法,卻不順行去做,反而起疑心,四處尋法去)(心想,不對不對,這不是我要的,與我不相應啊 !! 是修不出來的,此咒法是不符合我所須要的,我要再四處去廣求我須要的其他咒語才行 )
互相談說, 問答是非。
(因為疑心故一直在談說,問來問去,到底是不是,對不對.聽此上師講,就跑到他上師處去講;對東講西,對西講東,一直生是非)
(同學之間將秘法拿出來互相談說,問來答去是與非. 這是被禁止的情形,秘法是不能以如此方式進行交流的. 每個人善根福德因緣各異,故不可將自己於上師處所習得的秘密法,拿出來公佈,私下與同學參研的 )
(在喜金剛的基道果教學中有規定,同學間不可以偷看他同學的筆記,不可以事後借來抄寫,不准錄音,不准攝影,不准拷貝,不准私下交流研討. 一律不准違犯. 因為,每個人宿世善根福德因緣發心勤懇皆各不相同,能獲得多少,都是自己的問題 !)
2/復作是言:
何人等輩, 持呪得驗。(什麼人持咒才能得效驗? )
何呪能成。 (持何咒能有成? )
誰復願滿。 (誰才能滿足其願? )
何方何地, 誦持成驗。 (在什麼地方,何地,持誦才能成驗 ?)
何為如是之人, 空度時節。 (什麼人是在空度時間光陰 ? )
3/次復有人,
苦求學行, 如是等呪法。暫時精進, 後生退心。毀佛淨戒
(或剛開始時,一時間是很苦求學行各種咒法的,但後來就心生退心,毀佛淨戒)
為僧知事。(卻)我見思念惡業,不應行事,而強自作
(為僧知事,卻依我見(不依佛教),心中思念就都是惡業,不應去做的,反而強自作)
不應食者, 而復食之(不應吃的食物就吃它)
4/世尊, 是一切眾聖之良緣。開人天路之導師。示正業因令得妙果。唯願憐愍饒益人天為我說之?
.............................................................................................................
口爾時, 世尊告梵天言。諦聽諦聽, 善思念之。大梵當知=
1/若人欲求學持呪。未能(發起)深心,發大菩提。於大乘中(對菩薩道六度萬行),猶懷疑惑(仍感到懷疑迷惑,想那樣修對嗎?)。受呪法本,不從師受。
文字句雜亂(唸咒唸的亂七八糟,錯亂,咒音一節一節間錯誤,音唸錯等),
常見聞讀誦微妙祕密者,而無所知(常見到聽到那些微妙秘法,然卻無所知)。
2/不依時節,誦呪作法。(不依時間去修,不依宿曜星日節氣去修行).
3/其呪法壇法,元未明解(對咒語行法壇法都不明解)。此人何等。喻從母胎生,而無兩目。轉執即暗, 行於非法(就好像打從母胎出生長大以來,在身語意行為上一直行於非法行,已養成習慣性; 對自己就是本尊這樣的身語意法正法,卻反而不能明白解了)。
呪中方法,一不知解。(對咒語中的諸方法,一個也不知道解了)
以著無明顛倒我故。(以著於無明顛倒執著此假我緣故)
(就)發(出)愚癡言(講愚癡話)=
謂稱其智明解諸法(稱自己是智者,會自以為是,自認自己智慧明白解了諸法)(不知自己愚癡,反生傲慢心)。
大梵啊, 若此呪師,作此呪法,作是念時(這個咒師起這樣的傲慢心時),就會有毘那夜迦,名叫=金剛奮迅。即(可以跟)隨此人為作留難(去作障他)。令(他)身不安, 呪法不成。
4/大梵,若其呪師,洗浴身時。不依法則,結印誦呪。不念本神,不灑散水。
<此為洗澡法> 就會有毘那夜迦,名叫= 同須。(此人)便即被損害。
若呪師,但被毘那夜迦障損害者(被常隨魔損害的唸咒人),(他就會)氣力衰弱,多饒眠睡(精神不濟一直想睡), 作法想起疑惑心(去作法心就起疑惑心,想:到底自己在做什麼呢?有沒有效啊)。(就會)懈怠不勤(懇),(為)病苦所惱,何以故?
但由呪師不專心故(因為不專心)。<無法專修一法,或懈怠>
多求無厭(足),不修行(緣)故。<想要這個要那個的> <看電視講電話聊天玩樂>
<常隨魔就蜂湧而圍,令此咒師睏頓難去修法,此時要即刻作辟除法可暫解>
.............................................................................................................
大梵若如是者, 【作何等法, 應能除滅】。
(1)誦持呪者。方求明解呪法之阿闍梨。
(2)建立壇法,須入其中。
(3)四印法中,學受一印(入壇去灌頂學法)。
(4)其阿闍梨與灌頂已。
(5)然後或經像前。以烏麻(黑芝麻 /黑麻油)及蘇(酪),誦呪一百八遍。(拿到)用燒火中,即那夜迦皆悉除散 (這是除遣常隨魔法,應找師來教授自己)。
大梵,入壇受法,有大勢力。
5/若呪所持之法, 猶未具解(尚不解自己所修的法)。無菩提心,不敬福田。
不知(道有所謂的)毘那夜迦(常隨魔100萬24小時繞著自己找麻煩)。
(就)輒作大法(不管三七二十一開始作大法,不作遣送常隨魔事),(就)誦呪供養。
6/復有諸人,自(己)未入壇。未供養阿闍梨,未(從師處領)受印法。(就開始)轉更教他(人)此祕密法。(且)作如是言: 其呪有如是神力等,如是鬼神,當用此法。縛治呼喚發遣(怎麼綁住祂們,召喚祂們,送走發遣祂們)。及教(人如何去)造壇諸地印等(法)。令其禁問,汝若如是,即笑即哭呪神(教人如何去做敕令咒神之事)。
復有如是使者(若是這樣做的人)。大梵,此輩諸人,以無知故。作其教師,雖讀文字。未解義理, 幽妙法門軌儀(其裡面藏有秘密行觀法,並無記載在文字中)。
發趣教說。餘人作此法。如是之人(教人和被教的人)。復(就)有毘那夜迦名叫:利吒橫羅,之所執持(被這種魔抓住來作障他)。(令他們)多生災難,心不暫定(心情情緒都不能穩定)。大梵,若有如是障難(時)。應復須入蓮華法壇會中(去到觀音菩薩及菩薩們的法壇中)。於阿闍梨(處)所(去領)受灌頂法。<意思是去正式領受灌頂學法, 讓上師補上課>, 能如是者。毘那夜迦方得除遣 (常隨魔就沒話可說)
7/大梵,於我法中。復有沙門之輩(出家眾)。未知呪法微妙軌範(不能曉知咒印行法是有非常微妙理趣.其儀軌是廣範難以測知)。於尊師所清淨尸羅(對三藏法師,或通曉金胎二界之上師)。心懷輕慢.互相非斥(反而心懷看不起上師,輕視之,傲慢之.排斥之)(因為密法與顯法是不太一樣的修行方法,一般沒有修密的人,無法知道密法之深奧難測,更何況是一位密法上師)。(註: 佛之教授:一般僧眾必須向上師頂禮)
在寺求尊.自為貢高(在佛寺中自求尊貴,貢高我慢)。或嫌佛教(嫌棄佛所教授之密法,即:四部瑜伽-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部,因為不同於顯教修行方式,故輕慢嫌棄之),誹謗正法(於是就毀謗正法)。大梵,當知如此人等。浪為輕慢我淨法故,即有毘那夜迦,名叫=能障。之所執持,廣造諸惡,而無厭患。(這類僧人就會因為常隨魔的附身,而廣造諸惡,卻不會去厭離自己之過患)
**若欲遣除,
須造俱胝塔像(造十萬個佛塔佛像)。
於尊師胡跪 (跪在尊師前面)。
重受禁約要期。(重新受戒)
亦須入蓮花壇內得灌頂。(進入觀音菩薩及諸菩薩法壇內去求灌頂)
以其所執者, 方可除滅。所求學問, 誦持法易成就。
.......................................................................................
小加註: 為何常隨魔障都是要進入蓮花壇呢 ?
因為,在最原始之初,常隨魔的王就是觀音菩薩.
又一法源: 劫初時,觀音因為悲愍眾生,故與常隨魔王結婚,條件是,不可以傷害未來的佛子. 但若佛弟子可以唸誦 毘盧遮那佛咒 +11面觀音咒 +軍荼利咒, 或進入蓮花法壇,即能遣除.
毘盧遮那佛就是宇宙的宙心,11面觀音是常隨魔的大王,軍荼利是佛頂王左邊[金剛藏王菩薩],祂身旁16大菩薩之一. 其誓願是專門於守護佛法.
法脈如此,依循其源頭,自然能除解.
<佛說毘奈耶經 > 小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