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罵意經(2)
5. 惡有父母。癡為惡父, 愛為惡母。
善亦有父母。三十七品經為善父。六波羅蜜為善母。
復有父母。佛為父,法為母。隨佛語,案法行。是為父母行
人墮地獄中。鬼欲持棒擊之。其人意便念。鬼會當復滅,不得久。意念如是。則便解脫生天上
白譯=
罪惡就是眾生的父母. 怎麼說?
這個罪惡就是父母, 它們將會於未來生出一個自己. 令這個未來的自己,
化身成一個畜牲,一隻蟲, 化身於餓鬼, 化生於地獄之中.
所以, 這個罪惡就是父母.
(註: 而這個罪惡, 就是現在的自己, 依身語意去造出罪孽來 )
為何現在自己要去造作罪孽不善?
因為, 現在的自己的愚癡緣故, 會讓自己造惡, 所以, 這個愚癡, 它就是惡父.
自己的愛欲, 就是惡母 !!
因為這個愛欲之牽纏, 會讓自己生生世世無法出離輪迴.
這個不斷生出愛慾之心, 它就是惡母.
愚癡的心,貪欲心, 這二個, 就是讓自己一再投生在六道輪迴最重要原因.
所以, 自己的愚癡 +自己的貪愛心 = 輪迴.
所以, 它們是自己的惡父母.
…………………………….
善也有父母.
三十七道品是善父, 六度般若是善母.
若身語意依 37道品去行持, 37 道品就是自己的善父!!
所行所止, 去行六度萬行,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就是自己的善母.
37道品 + 六度萬行 = 將帶領自己解脫輪迴.
<註: 引導是父, 養育是母 ;
37道品如父親般引導我如何去行持 ~
身語意去做到了 :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 就如母親般養育我的心,
照護我的德 >
…………………………………………
還有一種父母 !!
佛就是眾生的父親, 而佛講的法呢? 就是眾生的母親.
依佛講的話去做, 依法去行持, 就是聽從父母教導而行之人.
當墮入地獄中去時, 域鬼就拿棒打自己. 此時, 你應當立刻這樣想: 鬼, 你也一樣會消滅的, 也沒辦法長久的 ! 當你這樣想時, 就即刻解脫得生天上去 !
……………………………………………………………………………………
6. 有六事沒法。
一者不事佛。
二者不事法。
三者不事戒比丘僧。
四者不事黠人。
五者不多教人精進行道。
六者論議賢者
卻是六事為增法,不當於福中作罪。寧於罪中作福。
白譯=
有六件事, 會讓佛法消滅掉.
1) 不再有人供養佛了
2) 不再有人遵從法教了
3) 不再有人服伺持守戒律的出家人了
4) 不再有人敬奉有智慧的善知識了
5) 不再有人傳法, 去教人要精進的修行了
6) 批評賢惠的人, 讓人都不再從善了
如果你能除卻這六件事, 那麼, 佛法就會更加的興盛 !
這六事是增福報的事啊, 不應當在福田中造惡, 這是有大罪啊 !
寧願在惡中造福啊 ! 也別在福中造惡啊 !
因為, 能夠遇這六件事, 是人的福報, 你遇到了, 卻反要造惡 !
這樣會讓自己墮入三惡道中的.
…………………………………………………………………………
7. 人在學處,不行道,誦經。是為於福中作罪。
人得病瘦縣官水火亡錢財不憂。是為罪中作福。
不當於福中作罪。燒香散花乘車訶,作是取是侯。是為福中作罪
白譯=
人仍處在修學道路上時, 不行道, 不誦經, 光會造惡業, 這就是在福中作罪.
自己有此福報能學道修行, 不知是多有福報之事, 卻反而要去造惡.
就是在自己福中作罪.
當人在得病時, 遇到官司纏身, 水災火災, 因此喪失錢財, 此時, 如果人仍能秉持不憂愁 不造惡, 這就是此人正在受罪, 而在受罪中, 卻反能作福啊 !
應當謹記在心, 切不要在有福時作罪惡!
當自己有福報時, 卻驕奢浪費, 這是在福中作罪啊 !
…………………………………………………………………………….
8. 殺有九輩。罪有輕重。寧殺千頭蟻。不殺一頭蠅。如是上至人。殺大得罪益大。
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
活十方天下人。不如守意一日。
人得好意。其福難量
白譯=
殺罪分九等級. 有輕重之分. 寧願殺了1000隻螞蟻, 也別去殺一隻蒼蠅.
(註: 大小之分) 乃至到殺人為重罪. 殺大的得罪亦大.
造了100間佛寺, 都不如你救活一個人的功德大.
但, 去救活十方天下的人, 都不如你將意念安止在三摩地中一天.
當人得到真如靜慮成就時, 其福真是難測難量啊 !
………………………………………………………………………….
9. 施與惡人物。後當與惡人為因緣。是為受惱。施與善人物。是為福相從。
白譯=
布施給惡人物, 與此惡人結緣, 以後, 再相遇時, 因為其為惡人, 故自己會受到其人帶給自己苦惱.
布施給善人物, 與此善人結緣, 以後¸ 再相遇時, 善人也許升天了, 或成大富貴人,
或成僧人, 或為菩薩了… 他們都具有福報之人, 自己因為曾布施予之, 因此, 會從此善人處得到其很大的回報. 福報還會一直源源不斷的來.(因為,善人常為自己祈福迴向)
………………………………………………………………………………
10. 亦不當受惡人物。後與相逢。是為惱得惱。寧受善人物。施與善人物。
不當受惡人物, 施與惡人。
寧與惡人物。不受善人物。
寧受善人物。不受惡人物。
人得惡意當斷。得善亦當斷。
惡意者地獄畜生餓鬼。善意者天上人中。一切當斷。
白譯=
也不當去收受惡人給的東西, 一樣是和他結緣, 以後總是會再遇到, 會給自己帶來苦惱中的苦惱, 沒完沒了的事. 寧願受善人之物, 布施給善人物, 也不當去受惡人物, 布施給惡人.
有時, 二個人, 一是善人, 一是惡人, 就寧願給惡人物, 卻不要去領受善人物.
因為, 給惡人物, 是他欠我. 而善人因為是有大福之人, 我領受其物, 自己真是消受不起啊.
有時, 二個人, 一是善人, 一惡人要布施物給自己時, 是寧願領受善人之物,
也不要去收那惡人之物 !
人如果有惡念, 就快快斷除之; 但在行善後, 也應當將那自己行善後的事拋除腦去.不要念念不斷自己做了多少好事. 為什麼呢? 因為, 惡念會讓自己墮入三惡道,
那不停止的善意, 會讓自己轉投生到天界去. 若想要完全出離三界, 就要三輪體空, 自淨其意.
(白譯)佛說罵意經No.732(經集部T17)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2006小龍女整編白譯 (若有譯錯, 請大德指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