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暖化有人以為那是二十年後或五十年後才會發生,其實它早已開始正在如火般地逐漸燒到了全球.而乾旱的指標國家 - 澳洲,已開始燃起了連串的經濟反應了.
早在五年前,澳洲已經開始了天氣温度的升高,現在的夏天,經常發生熱到了45度以上. 當時,我來到澳洲的第一年,冬天時,氣後很潮濕,大地如沐恩澤,草木美麗的不得了. 誰知道,一年比一年熱. 三年前,夏天經常熱到40度以上, 所有的東西都像是快燒起來一樣,有種快發瘋的感覺.
去年,夏天時,温度有時升到44度以上,走在街上,路面像是烤箱一樣,連眼睛都熱到張不開來.才走了三分鐘,皮膚像要燒起來,只好用跑的回家.
雨,好像永遠都求不到似的,好久都未曾看到一點雨水. 本來二三年前,走在街巷裡,像走在仙境,家家戶戶門前的鮮花齊開,鮮綠百彩,芳香四溢. 去年,我走在路上,卻只見乾草及枯死的花. 天空,總是那麼的晴朗,烏雲好似永遠不來. River Torrens 以前的河水不斷,而去年,水快到底了.
Murray River, 横跨五洲,今天,它是完全乾了. 看到一條那麼長而大的河乾了,心,是受驚的!
澳洲政府的逐年限水,由三級直接跳到了五級限水. 記得二年前,我還每天在後院及前院裡不斷地灑水. 前院的玫瑰花盛開,美不盛收. 去年,三級限水, 只能在週二,四及六的早上八點及晚上八點後澆水,我的苿莉花還好. 今年,五級限水後,只能在週六的早晚八點前後灑水,後院的草地,已現出一塊一塊死相.後院的苦橙樹快要死了,我心疼到不行了.
走在街上,一片死相.
天氣太熱了,當然第一個受災變的地區,是澳洲的乾燥森林,大火不斷地延燒,跨越了洲界,連燒了幾個月不停,令人悚目驚心. 大麥小麥成長區,乾燥的不得了, 農田缺少了牧草,牛羊的食用成了問題. 接著,乳牛的成本上升了. 而米麥的公司,如澳洲最大廠 Sun Rice 也開始了大規模的裁員超過2000人. 牛肉,牛乳,麥,玉米等,都開始降低了產量及升高了成本.
缺水,已對澳洲的經濟開始造成衝擊現象了.
澳洲乾旱, 這件事聽起來對台灣來講, 好像沒有任何關連. 我在一個月前, 在雪梨看到了一則報導, 那是有關於中國大陸四川的嚴重旱災的事, 心中升起了一種直覺, 大難可能要開始了.
因為, 中國大陸的人口占於亞洲之冠,現在因為 WTO 的開放, 又與澳洲簽定有大宗物資的買賣條款, 很多大宗民生物資都向澳洲進口. 一旦中國缺水, 除了中國中藥材本身價格上漲外, 其它有關麥米等便會向澳洲更加提高進口. 此刻, 二地同時旱災, 大麥小麥玉米等等價格漲聲不斷. 這種上漲的趨勢, 一定會對台灣直接造成衝擊. 台灣, 缺乏這些的天然資源, 人口密集, 居於亞洲, 一定會有快速的經濟反應, 想著想著, 看它已快成真了. ..
嚴重的旱災, 目前澳洲政府作了進一步地限制, 不許澆水養草了. 因此, 現在有了一個爭議, 到底那不多的水,應該給麥田喝呢? 或給人喝 ?
旱災高温,由異態已變成了常態. 乾燥的天氣把大地裡的水氣都吸乾了. 它,不僅僅是缺水或降雨量減少那麼簡單而已. 首當其衝,澳洲農業受到了重創!
今年, 我開車在維多利亞洲各區查看 (即墨爾本郊區), 原本碧綠青草, 現在只能看到的是褐黃乾燥的沙土.
旱災不僅是一種長期缺水的狀態造成, 也同時是因為天氣持續高温, 將空氣中及土地裡的濕氣給吸乾. 這種乾旱不是一種短期的現象, 卻會將澳洲更多的內陸土地造成了永久性的乾漠大地.
農業學家指出, 澳洲農業將受到重創. 牧草乾裂損壞, 牛羊無草可食, 便會減少繁殖率, 這將會造成長期性的農場經濟衝擊. 澳洲來日的牛肉羊肉, 牛乳等製品, 也會跟著減產及價格上漲. 澳洲全國日後會持續受到影響, 國際之間也會相同.
水資源學家則指出水的不足, 將進一步地對生活造成影響. 缺水的大地, 使植被植物與土壤受到重創, 形成了沙地, 營養便會流失, 造成永久性的土地損失. 農地因為土壤的損傷,農業經濟及土地則長期受到衝擊. 此外, 水的品質因為水的降低而變壞, 很可能會爆發含有巨毒的病菌災難. 空氣中的塵蟎會因為乾燥而擴大災情.另外, 因為土地變成了沙漠, 熱風及壓力的變化, 將引發更多的沙塵暴, 並襲捲全球.
(農地變旱地)
社會學家則指出, 整個社會及國家經濟將會持續地造成進一步地行為改變及經濟對外擴大影響. 這些, 都開始一一地正在殘酷地實現中. 最後, 不僅是居住在澳洲裡的人人受到衝擊, 連同地, 其它國家也要開始遭到波及!
首當其衝, 即為亞洲.
詳細資料請參考: http://www.bom.gov.au/climate/glossary/elnino/elnino.shtml
這三年的澳洲嚴重乾旱,已開始造成真正的影響. 以全球而言, 它被叫為 "南半球的振動". 上圖的黃色部份是為 L 型, 為乾旱氣候. 它們同時地發生在南半球, 包括澳洲北部, 東部和東南部; 印尼群島, 南美洲和南非. 然而, 大氣壓是在亞洲及東太平洋之間流動著, 換句話說, 這種乾旱是影響著陸地及海洋, 也就是影響南半球也會影響北半球. 它是全球性的流動著. 亞洲,正面對著太平洋. 東太平洋正在如戲劇般地南北氣流及氣壓交換時,可以安全而退嗎? 這三年來, 當南半球正在如難著大旱災的同時, 北半球也悄悄地出現暖化的現象. 這時, 南半球正是夏天的旱災, 而北半球則是冬天的暖冬. 如果記憶還不錯的話, 日本今年已沒有了寒冬,這同時, 美國在冬天也受到熱浪的侵襲. 再看清楚這氣象圖,北半球的暖區多集中在美國,而南半球則集中在澳洲.這意指著極不祥地徵兆, 因為美澳是主要麥糧的產地, 並供應著全球人口. 南北球同時的熱化及乾燥, 就好像地球被放入了烤箱般, 開始被吸乾起來了. 今年, 中國大陸已開始了旱災, 但它卻還未被列入氣象圖中.
在過去十年來,氣象局已統計出, 乾旱與麥的產量有直接的關連, 季節強烈的改變, 如濕季時,淹水災, 乾季時鬧旱災,也直接地影響了澳洲的第一大產業觀光業. 正常而言, 一個國家的氣候如果正常, 應該不會造成有生存上的問題, 因為該地已經持續生存幾千年. 然而, 最近的十年, 氣候的波動與旱災的劇烈危急, 使麥產降到10%以下, 而動搖了澳洲的經濟.
澳洲的麥產已受到重創, 然而那些仰賴澳洲大宗物資的國家是否可以安然無樣呢?
澳洲總理哈佛, 提撥了澳幣 100 億來對治旱災.
乾旱通常是前一二年鬧乾旱,然後接著數年只下了一點雨. 現在2007年便是這一二年乾旱後的年度, 只下了一點雨. 這種景象是, 大地是乾裂的, 農場是死的, 水庫是空的, 花園是枯的, 樹是倒的, 森林裡有大火.. 大批的羊死了, 麥產只有 10% 以下, 想像一下, 這種危急慘狀.
預估在今年的八個月內, 若雨不下在必要的集水區, 墨爾本便沒有水喝. 很多地方也會開始. 所以, 現在又有了新的議題, 即 "要喝再生水嗎? ".
無庸置疑地,澳洲內部的農業衰退, 國家 GDP 也衰退了 3%, 整個國家包括昆士蘭, 布里斯本, 雪梨, 墨爾本及南澳東部及北部都是災區. 當然, 因此, 農場的外銷也極度消條, 受重創的農場是依其農產品, 農場的位置及需水量的多少而定. 現在, 能產出者, 因而受到大利益. 如南澳洲, 坦尚尼亞島, 北昆士蘭等. 三大澳洲冬季農產品: 小麥, 大麥及油菜籽油, 則呈現巨大的變化及產量. 其中, 大部份的地區都受到損失, 但北昆士蘭及新威爾斯則有較小的損失. 在夏季農產品方面,米,棉及其它夏季產物,也受到嚴重損傷, 因為它們正好在南昆士蘭地區及新威爾斯. 原本米主要產國在中國,美國及巴基斯坦, 因此, 原以為中國會盛產, 然而, 中國的乾旱已悄悄地開始. 主要食米的國家, 如亞洲. 將可能受到澳洲及中國的米損失, 而開始有了米價上漲的空間及可能性了.
其它的夏季農作物,如高梁,玉米及葵花籽, 都需要大量的水. 如今的無水, 產量都已在平均水準以下, 而且只有小量產出. 澳洲是個農業大國, 許多的國家都仰賴這些大宗物資. 而這些物資產品已經漲聲不斷, 甚至到200%以上. 此外, 牛羊的繁殖率已大幅下降, 牛肉及乳製品的成本上升可想而知. 目前的大宗物資多由北昆士蘭供應, 這使得這些農場得到了極大的利益. 一些澳洲乳牛, 多半在南澳洲及坦尚尼島上, 因此, 受到影響較小. 但若旱災持續擴大, 則將是一個全面性的受創了. 其它的農莊動物, 如鷄,豬等,也因為飼料的漲價而漲價.水果,如柳丁, 因為產在南澳及坦尼島較多, 因而目前仍未受到太大創傷. 葡萄酒, 澳洲是主要世界供應國之一, 除了南澳外, 幾乎全軍覆沒. 如果尚未全倒, 也只是靠著那僅存的一點水作最後爭札. 農業是這旱災第一個受難者,然, 這個可怕的災難, 恐怕不是只有澳洲一個國家而已, 而會擴向全球. 因為這個農產品影響著相對的許多國家的經濟及進口.
此外, 非農產品, 如工業品: 鐵.光及重工業等礦物. 因為缺水及限水價格上漲, 造成成本上升. 世界許多國家必須進口這些工業品, 當然也無可幸免. 許多的有關農場機械設備的需求, 也會受到波及而大幅縮減.
亞洲,面太平洋, 在這旱災區的上面. 中國人口龐大的需求, 加上旱災與水的缺乏. 糧食已閞始告急. 面對未來的十年內, 水, 成為最大的問題. 目前, 悄悄地, 跟澳洲有關的物資早已上漲不斷, 而且也缺貨. 台灣, 人多且綢密, 不足的米糧尚未出現告急現象. 但恐怕也將會在未來一二年內,上漲的物價會全面反應在有關物資上.
這未來的二十年內,缺水的問題, 進而可能引發更多的疾病. 其中, 蚊子是主要的帶源體.
看到了澳洲及四川的大旱災, 二者之間的關連密切. 我們及下三代, 都要去面對酷熱, 缺水, 疾病及昂貴的生活費的嚴厲未來了 !
M 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