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傲慢心, 讓我們變矮子樂, 一世一世越來越矮; 死亡時, 見二座大山來夾自己.
一. 慢心= 同類相傲, 下劣執己勝他
1) 相樣是人類, 覺得自己種族更好的傲慢, 輕視他種族.
比己下劣國家, 就認為我不知多優秀, 你們, 多卑賤
例如:白種人奴役黑種人, 把黃種人當畜牲像狗同. 瞧不起山地人或印地安人
2) 對比自己下劣者, 就慢它:
例如: 動物, 尤於慢心, 於是將動物關在籠子裡欣賞.
或欺負.傷害.買賣.殺害.煮食動物
例如: 蟲蟻, 由於其不如己之力與智, 於是就驅離,逼迫.踩踏,傷害,殺害之,
不能令其生存; 只能我害它, 不能它害我
二. 過慢心= 同類相似法中, 執己為勝; 當他人本勝於己時, 就執己為勝; 我定能勝於他
同樣是人類, 同國人, 就是各方面都類似的;
大家都是台灣人; 或在同一黨, 同一班, 同一族羣中, 同一團體
執著的認為自己比他人更優秀; 若他勝過自己時, 就說他頂多和我一樣而已
若有人和自己相似, 也讀一樣, 做一樣的事時, 就覺得自己比他更好.
但如果他比自己更好時, 自己就不承認這個事實, 認為他也不過與我差不多而已
(因為自己所懂所會的就那麼多, 所以, 會認為他和自己差不多)
三. 慢過慢心= 於勝爭勝
他本來是勝過自己的, 自己卻執著說我是勝過他的, 我一定能夠勝過他的
例如: 他人是勝過自己的, 但自己卻執著的說”我才是勝過他的”, 我一定能夠勝過他的, 於是就拼命和他競爭比賽, 想在各方面勝過他.
四. 我慢心= 恃己凌他 (倚恃自己之所能來欺凌於他人)
自己很富貴, 有錢, 有地位, 有權勢, 有人緣, ….
眼見他人處處在自己低下, 於是就仗勢欺人,很瞧不起人, 認為其他人只不過是
低賤的平民百姓, 低等國民..等, 是無知愚癡之人, 沒讀書, 於是講話言詞態度中, 以高姿態欺辱他人, 咄咄逼人, 毫不客氣, 態度傲慢, 羞辱欺凌他人…等.
五. 增上慢心= 未得謂得, 未證言證
自己尚未證得上聖之法, 就說自己已得證
自己尚未證得上聖之理, 就說自己已通達一切教理了
六. 卑劣慢= 以劣自誇
自己事實上是卑劣少分之人, 但卻自誇自傲自己, 反而矜誇自己, 他人之多分
多能, 是不及我的.
七. 邪慢= 實在是無德之人, 卻妄認自己有德; 實在是無智之人, 卻認為自己有智
這種邪慢, 教內教外皆有.
很多外道, 自己執著於邪見, 於是不禮拜寶塔廟, 不尊敬三寶, 不讀誦經典.
很多人或非從品德上如實如理修行, 依教奉行; 但而獲得陰陽眼通, 宿命通,
因此就自認自己是很有德的, 於是對真正修證之人無禮; 對三寶無禮.
在教內, 有些人自認自己已經證得成佛一樣, 於是不禮敬三寶;
對法典視為不必要, 認為法就是空無, 或 自以為有多通達;
或以為那些法典是多餘, 多讀只是增加所知障;
或認為自己已經很通達教理了, 卻不知佛法深廣無際, 以為自己的小智就是
佛法, 故不讀誦經典.
或自己有小證時, 就認為自己智慧廣大像佛一樣了, 經典就不必了.
<出自=楞嚴經,毘婆沙論> 小龍女